欢迎浏览环疆资讯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热点
  社会热点
中上协:上半年全市场上市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5.01万亿元,分红回购规模再创新高
来源:中国上市公司协会   时间:2025年08月31日 15:23:39  浏览:21次

2025年上半年,我国经济运行延续稳中向好态势,GDP同比增长5.3%,内需贡献率近七成,居民收入保持增长。截至8月31日,我国境内股票市场(沪、深、北三家证券交易所,以下简称“全市场”)共5432[1]家上市公司披露2025年半年度报告。数据显示,我国上市公司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内生动能基础稳步夯实,科技叙事主线愈发鲜明,新质生产力加速成长,股东回报意识不断增强,高质量发展取得积极成效。

一、整体经营情况

2025年上半年,全市场上市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5.01万亿元,同比[2]增长0.16%。第二季度营收18.11万亿元,同比增长0.43%,环比增长7.15%。上半年实现净利润[3]3.00万亿元,同比增长2.54%,增速较上年全年提升4.76个百分点。

全市场近六成公司营收正增长,超四分之三公司实现盈利,2475家公司净利润正增长,1943家公司营收、净利双增长。

剔除金融行业[4],实体上市公司实现营收30.42万亿元,与上年同期持平;实现净利润1.59万亿元,同比增长0.94%。

创业板、科创板、北交所上市公司上半年营收增幅明显,分别为9.03%、4.90%、6.08%,创业板净利润增速11.18%,远超市场整体水平。民营控股上市公司盈利水平大幅修复,营收、净利增速分别为4.80%、10.01%,分别比上年同期提升0.97和20.00个百分点。

19个门类行业中,17个行业实现盈利,7个行业营收正增长,10个行业净利润正增长。农林牧渔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等7个行业营收、净利润双增长。10个制造业次类行业全部实现盈利,其中6个行业营收正增长,5个行业净利润正增长,专用、通用及交通运输设备,电气、电子及通讯等4个行业营收、净利润双增长。

二、先进制造驱动工业升级,稳外贸促消费协同发力

工业制造业绩回暖。上半年,制造业经营状况边际改善,营收、净利同比增速为4.73%、7.75%。军工、新能源、医疗器械等先进制造领域原料需求旺盛,叠加供给结构性收紧,有色金属和塑料制品价格持续突破新高,两行业营收增速分别为6.49%、10.10%,净利润增速分别为36.55%、19.59%。受益于产业链下游景气周期,尤其是海外客户业务扩张,光模块、PCB行业订单量保持高位,光模块上市公司净利润翻倍、PCB上市公司净利润增长近50%。

消费潜能持续释放。上半年,“以旧换新”补贴稳步落地,新能源汽车产销延续高增长态势,上市公司净利润增长超30%;家电换“智”趋势显现,行业营收、净利润增长均超9%;消费电子国产替代加速,行业营收增长24.82%。文化消费需求释放,游戏、影视院线等代表性行业营收均实现增长,净利增速超70%。全社会物流总额稳步提升,居民物流活力增强,快递业5家上市公司营收增长10%。宠物经济、IP经济等新型情绪消费场景点燃年轻群体热情,相关产业上市公司业绩增长明显,净利增幅分别为40.29%、54.90%。

海外业务平稳增长。上半年,面临美国对等关税冲击,上市公司顶住压力,海外业务彰显韧性,实现境外收入4.90万亿元,同比增长4.50%,占比连续3年提升。船舶制造领跑全球,出口交货值同比增长38.6%,上市公司营收增长23.42%,净利润增长135.33%。新兴市场成为核心增量,国内互联网巨头加速布局海外仓,带动相关上市公司逆势扩能,跨境电商投资支出增速超15%。创新药出海正当其时,多家公司达成海外授权合作,行业商务拓展(BD)交易总额超去年全年,创新模式优化药企持续增强“造血”功能。

三、科创扩容助推研发落地,产业向新向绿加速汇聚

坚持研发创新主线。上半年,上市公司加快培育创新动能,全市场研发投入超8100亿元,同比增3.27%,增速较去年同期提升近2个百分点。整体研发强度2.33%,同比小幅提升。创业板、科创板、北交所研发强度分别为4.89%、11.78%、4.63%,科技属性进一步凸显。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技术制造业发挥创新示范效应,研发强度分别高于整体3.29、4.44个百分点。全市场113家公司研发投入超十亿元,926家公司研发强度超10%。

科创债市场快速扩容。上半年,央行、证监会联合推出科创债新规,支持金融机构、科技型企业、股权投资机构发行科创债,简化信息披露要求,鼓励提升长期限债券占比,引导地方提供贴息、担保等配套举措。自新规落地以来,累计发行824只科创债,融资规模超过1.02万亿元。其中,民营企业[5]发债规模为1004.2亿元,占比9.84%,较上年显著提升,有力推动更多社会资金投向科技创新领域。

产能治理扎实推进。光伏、汽车、钢铁、水泥等重点领域“反内卷”政策出台,综合整治工作初见成效。光伏“反内卷”重塑竞争格局,大型锂矿暂停开采,光伏玻璃头部企业密集减产,光伏设备上市公司资本开支减少49.52%。传统工业开展无序竞争治理行动,全国统一大市场格局渐成,钢铁集团跨区域重组意愿增强,水泥企业落实精细化错峰限产要求,两行业毛利实现边际回升。

产业向新向绿发展。国家大力推进“人工智能+”规模化商业化应用,上半年人形机器人行业研发强度超6%,营收、净利润实现双位数增长。国家重大能源工程推进建设,清洁能源供给能力进一步提升,水电、核电上市公司营收增速超4%。以无人机产业为代表的低空经济迎来快速发展,智慧植保、低空文旅等新业态活力迸发,城市空域交通试点有序推进,政企业务合作不断深化,行业营收保持正增长。

四、资本市场生态逐渐完善,股东回报意识日益增强

截至8月31日,境内股票市场共有上市公司5435家。今年以来新增首发上市67家,创业板、科创板、北交所合计占66%,主要集中于电子、机械设备行业,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技术制造业占九成。累计退市公司24家,沪深主板占83%,其中3家涉及重大违法强制退市,8家涉及财务类强制退市,3家公司申请主动退市。年初以来,A+H股公司新增11家,耐心资本、中长期资金入市步伐加快,常态化退市机制持续显效,进退有序良性生态逐渐形成。

分红回购规模再创新高,上市公司利润分配走向常态化、规范化。截至8月31日,818家上市公司公布一季度、半年度现金分红方案[6],较去年同期增加141家,其中创业板、科创板、北交所289家公司中期分红。上市公司现金分红总额[7]达6497亿元,分红公司整体股利支付率31.97%,较上年同期略有提升,分红稳定性、可预期性增强。央企发挥示范引领作用,贡献71%的分红金额,13家公司分红超百亿。民营控股上市公司主动分红意愿持续提升,其中15家分红金额超10亿元。79家公司连续3年中期分红,股东回报意识日益增强,一年多次分红成为新风向。

剔除停止实施回购的情况,全市场公布1321单2025年回购预案,目前已完成回购641单,回购计划完成率49%。预计回购金额1642.70亿元,其中,集中竞价交易金额占比95%,自有资金回购金额占比33%。注销式回购数量不断增多,预计回购金额达225.29亿元,助推企业价值平稳回归,不断巩固市场信心。

注:

[1]本文数据口径为截至2025年8月31日的上市公司(含B股),剔除延迟披露的3家公司,共5432家,统计时点为2025年8月31日10时;

[2]受新上市及退市公司等变动因素影响,统计范围每期发生变化,本文所述“同比”“环比”依可比口径计算;

[3]除股利支付率计算使用合并报表净利润外,本文所有净利润均指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4]依据2023年5月21日发布的《中国上市公司协会上市公司行业统计分类指引》划分;

[5]科创债发行主体分类中,民营企业统计口径包括非上市公司;

[6]包括一季度、半年度以及特别分红;

[7]按公司境内外全股本分红统计。

(原标题《中国上市公司2025年半年度经营业绩报告》)

免责声明:环疆资讯网根据部分地区、市、县、镇以及娱乐、体育等官方媒体机构发表的资讯进行整合发布。除来源为“商讯”、“网友投稿”、“互联网”为商业资讯或个人投稿,不能代表环疆资讯网观点。 Huanjiang Information Network integrates and releases information published by official media organizations such as entertainment and sports in some regions, cities, counties, towns, etc. Except that the source is "Business News", "Netizens' contribution", and "Internet" is business information or personal contribution, it cannot represent the views of Huanjiang Information Network.
责任编辑:李飞
相关资讯

截屏,微信识别二维码

微信号:1924424755

(点击微信号复制,添加好友)

  打开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