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1日,渭南市委召开六届九次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渭南市委关于加快建设文化强市的实施意见》,意见明确提出,要擦亮渭南特色中华文明标识,构建文化遗产大保护格局,拓展文化遗产转化空间,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意见在我县非遗传承人中产生强烈反响,纷纷表示要将会议精神转化为传承实践,推动非遗活态传承与创新发展。
柿农:最近施肥重要还是浇水重要?
渭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柿饼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 郑耀文:八月下旬到九月初,不但需要水,而且需要肥,水肥一定要跟上。一般用肥的话,中氮、低磷、高钾的水溶肥是比较好的,所以水肥一体是咱现在的最好选择。
针对高温干旱的天气条件,富平柿饼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郑耀文主动来到田间,为柿农讲解柿园管理的注意事项。随着文化强市建设按下“加速键”,富平柿饼深厚的历史文脉也将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柿饼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 郑耀文:非遗传承,关键在“活”,使传统优秀文化富有现代活力。我们将积极响应号召,延伸产业链,通过开展研学体验,以非遗为纽带,深度促进农文旅融合。让游客不仅能品尝美味的富平柿饼,更能来富平体验柿子种植、采摘和柿饼制作的全过程,带动乡村旅游,让美丽乡村更有魅力。我们的最终目标是做强做大特色产业,富民增收,让这项甜蜜的事业惠及更多乡亲。
富平石刻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总结形成了一套独特的工具使用方法和镌字绝活,以优质的石料、独特的技艺和厚重巧妙的艺术风格而享誉西北地区,被列入国家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富平石刻代表性传承人马建军,自17岁学艺开始,已深耕这项技艺37年。
富平县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富平石刻代表性传承人 马建军:市委六届九次全会提出“要擦亮渭南特色中华文明标识,构建文化遗产大保护格局”,我作为富平石刻非遗传承人,听了之后是非常振奋和激动的。这为我们富平石刻的传承发展指明了方向,让我们更有动力去推广这项技艺,推动富平石刻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我也希望有更多年轻人能够潜下心来,参与到富平石刻工艺的传承中,为文化强市建设注入强劲动能。
下一步,我县将以保护传承为基础,以创新发展为路径,全面激活县域文化资源,系统谋划、整体推进,深度践行渭南文化强市战略布局,奋力谱写县域文化繁荣发展新篇章。
今年19岁的孤独症男生小武(化名),于今年4月份参加了一场由广东省机械技师学院举办的残疾人学生职业技能人...
近日,有家长在深圳市人民网投诉/求助板块留言称:深圳市龙岗区某小学2年级英语课每周仅排1节,课时量远低于...
2024年4月以来山东省潍坊市安丘市公安机关成功侦破一起“一贯道”复辟案件该“一贯道”组织利用会道门歪理邪...
9月7日,一网友在网络平台发视频称,贵州省贵阳市开阳县境内乌江水面漂浮着垃圾,成了“垃圾江”。视频截图...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大力弘扬伟大抗战精神”,“把伟大抗战精神一代代传下去”。近年来,富平县庄里试验...
中央气象台9月8日6时继续发布台风黄色预警:今年第16号台风“塔巴”的中心今天(8日)早晨5点钟位于广东省台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