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浏览环疆资讯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热点
  社会热点
一晚收42万音浪,家属拒胡雷看女孩最后一眼,网友吐槽:太能演
来源:互联网   时间:2025年08月30日 17:13:29  浏览:22次

近日,曾被誉为 “跪着的慈善巨人” 的胡雷,彻底陷入舆论漩涡。只因受助女孩薛某意外离世后,他不仅连续多日直播,一晚就收获 42 万音浪,还因家属拒绝他见女孩最后一面,被网友痛批 “消费逝者敛财”“慈善人设崩塌”。这场曾感动无数人的 “善意联结”,如今却变成了一场关于 “真善” 与 “表演” 的激烈争论。

视频里的胡雷,泪流满面,声音哽咽,一度无法自控。这番 “真情流露”,再次打动了网友,不少人涌入他的直播间,用刷礼物、留言缅怀的方式,表达对女孩离世的惋惜,以及对胡雷的支持。可随着时间推移,事情的走向渐渐变了味,网友发现,胡雷不仅连续发布多条痛哭视频,还开启了不间断直播,甚至在女孩火化当天,开了第三场直播,直播间的礼物榜数据一路飙升,仅第一晚就冲了 47 万音浪(折合人民币约 4.7 万元),后续更是累计收获 42 万音浪。

“孩子刚走就忙着赚流量,这不是吃‘人血馒头’是什么?” 质疑声开始出现,并迅速发酵。有网友翻出胡雷过往的视频,发现他与薛某的互动,似乎从一开始就带着 “镜头感”:去薛某家送礼品时,会特意把物品摆满地再拍摄;在学校和女孩见面时,镜头始终紧跟,甚至会引导女孩说些 “感恩的话”。

“13 岁的孩子正是爱面子的年纪,天天被镜头对着,在同学面前怎么抬得起头?” 有网友尖锐地指出,胡雷的 “慈善” 更像是一场精心设计的表演,“他架着摄像机去学校找孩子,看似是关心,实则是在不断强化‘受助者’的标签,这对孩子的心灵冲击有多大?” 更有人直言:“如果没有这些过度曝光,或许小女孩不会有那么大的心理压力,说不定现在还好好活着。”

让矛盾彻底激化的,是家属拒绝胡雷见女孩最后一面的举动。胡雷在视频里控诉:“火化都不告诉我一声,我不管的时候你们怎么不管?” 可这番委屈的表态,不仅没换来同情,反而引来了更多指责,有理智的网友反问:“家属为什么不愿意见你?还不是怕你又带着镜头去拍,把孩子的葬礼变成新的‘慈善素材’?”

毕竟在此之前,胡雷每次与薛某及其家人接触,几乎都会拍摄视频并发布。对家属而言,孩子的离世本就是难以承受的痛,他们只想安安静静送别孩子,不愿再被镜头打扰,更不想让孩子的最后一程,还成为别人博取流量的工具。这份心情,其实不难理解。

面对汹涌的舆论,胡雷也曾试图澄清:他说发视频是为了辟谣 “女孩遭家庭虐待” 的谣言,强调 “孩子家里没有重男轻女,只是没扛住几句批评”;还提到自己凑了 2 万元(其中 5000 元是自己的),想带去参加葬礼,送女孩最后一程。可这些解释,在网友看来 “苍白无力”,毕竟,“辟谣” 未必需要靠直播完成,“送别” 也不该以 “镜头记录” 为前提。

更让网友无法接受的,是胡雷身上的 “表演痕迹”。有网友发现,他曾声称 “得知孩子走后,哭了十几个小时”,可即便对直系亲属而言,连续十几个小时的崩溃痛哭也极为罕见,这番表述反而让人觉得 “刻意煽情”。甚至有人放大他与薛某的合影,质疑 “他的手在女孩腿上摸来摸去,毫无边界感”,尽管这种解读可能存在过度揣测,但也从侧面反映出,网友对胡雷的信任已降至冰点。

还有人翻出胡雷的公益履历:他确实帮助过 500 多个孩子,捐出的善款也有百万之多,这些都是有据可查的事实。可正是这份 “真实的善意”,与 “过度曝光、直播敛财” 的行为形成强烈反差,才让网友更加失望。“做慈善不是错,但把慈善当成‘流量生意’,把受助者当成‘道具’,就是对善意的亵渎。”

如今再看薛某的故事,更让人唏嘘的是女孩生前的状态。有网友找出她后期的照片,发现 “女孩眼神里没有了光,看起来比成年人都忧虑”。这也不禁让人反思,在这场慈善与流量交织的漩涡中,真正受伤害的,究竟是谁?是过早离世的女孩,是痛失亲人的家属,还是那些曾经对慈善满怀热忱,如今却被 “表演式慈善” 刺痛的公众?当慈善沦为一场直播秀,爱心被明码标价,受助者成为 “流量密码”,我们又该如何重建对慈善的信任,如何真正守护那些需要帮助的人?这场关于 “真善” 与 “表演” 的争论,或许远不止是对一个人的评判,更是对整个慈善生态的一次深刻警醒。

免责声明:环疆资讯网根据部分地区、市、县、镇以及娱乐、体育等官方媒体机构发表的资讯进行整合发布。除来源为“商讯”、“网友投稿”、“互联网”为商业资讯或个人投稿,不能代表环疆资讯网观点。 Huanjiang Information Network integrates and releases information published by official media organizations such as entertainment and sports in some regions, cities, counties, towns, etc. Except that the source is "Business News", "Netizens' contribution", and "Internet" is business information or personal contribution, it cannot represent the views of Huanjiang Information Network.
责任编辑:李飞
相关资讯

截屏,微信识别二维码

微信号:1924424755

(点击微信号复制,添加好友)

  打开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