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陕西省渭南市富平县庄里试验区新时代文明实践宣讲基地,一面照片墙格外醒目。墙上,300余名老兵身着戎装的影像定格了岁月,他们脸上的皱纹刻满沧桑,眼神却依旧闪烁着穿越烽火的坚毅。这些照片的背后,站着一位与时间赛跑的记录者——退役军人闫磊。
闫磊在西藏阿里参军期间的留影(本文图片来源于渭南广播电视台)
2015年从西藏阿里退伍返乡的闫磊,曾是孔繁森书记最后一任部队生活秘书。“老兵们一个个离去,他们的故事不能随时间淡去。”当一次次听闻老兵离世的消息,闫磊深感紧迫。2021年6月,他自筹30余万元,组建《戎光岁月》拍摄团队,决心为健在的老兵们留下最后的戎装影像。
“鲐背之年的老兵等不起,我们必须跑在时间前面。”闫磊带着团队,用30个月走遍富平8个镇200多个村庄,行程累计2万多公里。他们为参加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等战争的300余名老兵拍摄戎装照700多张,手绘画像50多幅,还为80岁以上退役老兵家中挂上“志愿服务联络牌”。
2022年的一天,闫磊团队来到庄里监狱家属区,为抗战老兵秦贵鳌拍摄影像。这位1927年出生的老人,15岁就加入山西敌后武工队,17岁参军并加入西北野战军,在延安保卫战中担任党中央警卫连战士。采访时,老人虽言语断续,却总能清晰回忆起枪炮声与硝烟味。如今秦贵鳌已离世,影像成了他舍生忘死的最好见证。
“每次拍摄都是一次精神洗礼。”闫磊至今记得在庄里镇园陵村见到王忠贵老人的场景。13岁参军的王忠贵,曾在解放战争中荣立二等功、三等功,他那根二尺八的拐杖上,密密麻麻刻着“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根“正义之杖”让闫磊深受震撼:“不能只拍照片,要把他们的故事完整记录下来。”
闫磊为老兵王忠贵拍摄戎装照
于是,团队从单纯拍摄影像转向纪录片创作。2022年11月,闫磊又自筹4万元在富平王寮实训基地建起渭南市首个“老兵工作室”,为百余名老兵拍摄纪录片60余部。在工作室里,90岁的王忠贵缓缓讲述西府战役的细节,镜头前的他,抚摸着拐杖上的字迹,仿佛回到了烽火连天的战场。
闫磊在“老兵工作室”拍摄退役老兵访谈纪录片
“一个人的经历是故事,一群人的经历是历史。”闫磊常说。除了拍摄,他还走进“道德讲堂”,把老兵的故事讲给上万名群众听。那些曾经在枪林弹雨中冲锋的身影,那些藏在军功章背后的牺牲,通过他的讲述,成了年轻人触摸历史的鲜活教材。
闫磊在“道德讲堂”为孩子们讲述老兵故事
闫磊携老兵王忠贵走进幼儿园为孩子们讲述抗美援朝的故事
如今,闫磊的荣誉簿上添了“陕西省最美志愿者”“渭南标杆”等称号,但他更珍视的,是那些被定格的笑容与故事。“方寸相框里,是永不熄灭的精神火种。”站在老兵照片墙前,闫磊目光坚定,“我会一直跑下去,留住这些‘闪光的样子’,不让历史留下遗憾。”
今年19岁的孤独症男生小武(化名),于今年4月份参加了一场由广东省机械技师学院举办的残疾人学生职业技能人...
近日,有家长在深圳市人民网投诉/求助板块留言称:深圳市龙岗区某小学2年级英语课每周仅排1节,课时量远低于...
2024年4月以来山东省潍坊市安丘市公安机关成功侦破一起“一贯道”复辟案件该“一贯道”组织利用会道门歪理邪...
9月7日,一网友在网络平台发视频称,贵州省贵阳市开阳县境内乌江水面漂浮着垃圾,成了“垃圾江”。视频截图...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大力弘扬伟大抗战精神”,“把伟大抗战精神一代代传下去”。近年来,富平县庄里试验...
中央气象台9月8日6时继续发布台风黄色预警:今年第16号台风“塔巴”的中心今天(8日)早晨5点钟位于广东省台山...